文章简介:先把最关键的一点解决:是否可以使用“中国中医药大学”名称,这是最多的质疑点。
先把最关键的一点解决:是否可以使用“中国中医药大学”名称,这是最多的质疑点。
老规矩直接看原文:2020年8月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
第五条 高等学校名称中使用地域字段,应遵循以下规范:
(一)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也不得冠
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
质疑点来自《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惯用字样。
首先原文很明白写的“原则上不得”,并不是禁止并不是禁止并不是禁止,重要的话说三遍。
其次《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的法律效应来自上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因此,只要比教育部高一层级的机构认可完全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
好了,解释这么多就一句话:人民需要,中国中医药大学的名称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中医药大学为什么必然也必须落户石家庄。
1 天时:我国已在温饱层面实现全民小康,人民对健康的需要空前强烈。西医药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医药也要与时俱进;中医药植根河北毋庸置疑,河北需要一所一流中医药大学引领全国。不用说四大药都安国,也不用说华药、石药、神威、以岭众多大型药企,单单是目前省会没有一所具有全省影响的大学这一点——省会石家庄需要一所核心大学带动全省的高等教育,冲击全国一流水平大学。
2 地利 河北枕燕代而依太行、连渤海而通中原,真建功立业之地也。囊者,光武巡河北而席卷天下,中兴大汉。目前河北已然有7600万在籍人口,再加上北京2200万、天津1600万,合计一亿一千四百万人口,可以说是历代以来河北版图人口之最盛。自古以来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千年盛世亟需一所核心大学彰显河北文教之盛。
3 人和 天时地利已备,我燕赵大地人民素来慷慨激昂,少轻谈而重实干。唯一缺憾,京津脱离河北,致大量精英流离。而今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已蔚然大观,人才壁垒逐渐消弭。现在只需国家一声号召一灵魂人物带领,我燕赵健儿定能创一流中国中医药大学于真定。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恢复京津冀“大河北”版图共同发展,自中国中医药大学坐落石家庄始!
(责任编辑:编辑102)